清明时节·雨纷纷
春天“百草回生,百病易发”,由于春季的气温、气压、气流、湿度等气象要素变化多端,各种致病的微生物、细菌、病毒均易生长繁殖,再加上人体的免疫力在春季相对低下,导致诸多疾病在春季高发、多发或复发,特别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,如上呼吸道感染、流行性感冒、急性气管-支气管炎、肺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等。
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、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黄英说,对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,除营造通风、温度适宜的生活环境外,还要从良好的生活习惯上下工夫。
黄英建议,老人和小孩注意多补充些鱼、肉、蛋、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,增强机体免疫功能;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,可中和体内毒素,提高抗病能力,还要注意多喝水。规律的生活习惯、适量的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,提高免疫力。
在个人防护时要注意勤洗手,“千万别小看了洗手这样的小动作,”黄英说,出门后回家除了赶紧洗手,同时洗脸,用清水把鼻腔也清洗一下,这也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最有效手段。
还要保护呼吸道畅通,每天用淡盐水漱口,有条件的可以洗洗鼻子,因为口腔、鼻腔内细菌增多,可致抵抗力下降,尤其是老人,误吸、呛咳易引起肺部感染。
春季昼夜温差大,传统观念中有“春捂”的说法,怎么“捂”?黄英说,“捂”是个相对的概念,应当根据室外温度来增减衣服,不是穿得越暖和越好,着衣应以进行一般活动不出汗为标准。要注意保暖、适时增减衣物,别急着“换季”脱掉冬季衣服或者收起来,等气温稳定了再适时“换季”。
春天还是儿童鼻炎、哮喘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的季节。多项数据显示,近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高速上升趋势。
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,最常见的表现有反复吼喘、咳嗽、气促、胸闷,多与接触变应原、冷空气、物理、化学性刺激、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,常在夜间和(或)清晨发作或加剧,临床表现不典型者,还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辅助诊断。黄英说,一旦出现哮喘,切忌自行应用激素等药物,需要到医院找呼吸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,完成相应检查,按医嘱用药,并长期随访。
德国PARI

扫描二维码
关注我们
微信号 : 帕瑞PARI
新浪微博:@德国PARI雾化器总代理
天猫旗舰店:https://pari.tmall.com/